42岁的姚建华是兴化市垛田镇三羊村人,原本默默无闻的农妇最近出名了,原因是她编写的一套《幼儿国学篇》,被曲阜孔子文化学院列为“七十二小贤童系列丛书”编辑出版。
不仅如此,曲阜孔子文化学院还将该书推荐为幼儿国学教材(试用版)。秋学期,幼儿国学教材将在孔子家乡曲阜地区幼儿园和广州孔氏宗亲会幼儿园试行。
一年编成幼儿教材
姚建华编写的《幼儿国学篇》教材,白底蓝花的封面,配上古时孩童的插图,非常有历史感。
这套书,从构思到出版,她只花了一年的时间。
教材全套共六册,大中小班各上、下两册,还有配套的《家园共育手册》总共12本。每册内容分为“国学儿歌”、“国学童话”、“国学意境手工创作”等,其中儿歌篇10篇、童话篇5篇、手工篇4篇。“寓教于乐,幼儿教育讲究的是‘生活化’、‘故事化’、‘兴趣化’。这套教材也是根据这三原则编写的。”姚建华说,如国学儿歌部分,是基于一些经典名句,并联系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例,用儿歌的形式表现出来,既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
这套教材的出版,曲阜孔子文化学院院长颜廷淦先生给了很高的评价姚建华:该套幼儿国学教材,自成体系,填补了幼儿教育国学教材的空白。
初中毕业却热爱国学
能够写书出版,而且是国学书,很多人一定认为姚建华的学历不低。事实上,因家境贫寒,她仅上到初中毕业就辍学了。然而,她对于国学的热爱,却从未停歇,《诗经》、《论语》里面的名言警句信手拈来。
“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国学,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这好像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孩子喜欢爸爸妈妈一样。”姚建华说。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能够流传至今,总归有它的道理。最主要的是我觉得国学里充满了正能量。”姚建华说,它的每句话、每个故事都教人摒弃恶习,从孝从善。
“如果能有一套幼儿国学教材,那对宣扬国学教育就更有帮助了。”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姚建华白天在村办厂上班,晚上写教材,从来没有一天是在午夜12点前睡觉的。
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今年秋学期,这套幼儿国学教材将在孔子家乡曲阜地区幼儿园和广州孔氏宗亲会幼儿园试行。
教材摘录
儿歌篇
白发如霜后悔迟
“为人子,方少时”,
快乐学习最适宜。
花样年华似水流,
流向东海不向西,
白发如霜后悔迟。
童话篇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在小溪边一户农家的屋檐下,住着燕子一家。小溪旁的柳树上,住着白头翁爷爷。每当燕妈妈外出觅食的时候,常常请白头翁爷爷帮忙照顾小燕子。
小燕子渐渐长大了,可是却很懒惰。她既不想出去觅食,也不想向妈妈学习筑巢,总是在家里睡懒觉。燕妈妈很是着急,可是又拿小燕子没办法。
白头翁爷爷决定要好好开导小燕子。有一天,他慈祥地问小燕子姚建华:“小燕子,你知道爷爷的头发为什么是白色的吗?”小燕子天真地回答:“是爷爷年纪大了!”白头翁爷爷沉重地说:“不是的,那时因为爷爷小时候不好好学习,现在年纪大了,什么本领也没有,后悔莫及,就连头发也后悔得发白了。”
白头翁爷爷接着说:“你看那小溪里的水向东流进大海,可是你什么时候见过水还往回流的?这就跟光阴一样,一去就不复返了。如果你不趁年纪轻轻的大好时光学习,将来老了,就会跟爷爷一样后悔都来不及了。”
小燕子听了白头翁爷爷的话,点点头说:“我懂了,我一定要好好地学习本领,不让自己到老了后悔。”于是小燕子每天都随妈妈出去觅食,学习筑巢。终于学会了好多本领。
羔羊跪乳
有一只小山羊,她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每次吃奶的时候都是跪着吃。因为她听妈妈讲过孟子说的话“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所以她觉得妈妈对她这么好,她应该懂得感恩!
小山羊有两个邻居,一个虎爷爷,一个獍叔叔。小山羊从来没有看到过獍叔叔的父母。有一次,小山羊关心地问獍叔叔的父母哪儿去了,獍叔叔却恶狠狠地让小山羊不要多管闲事!
小山羊觉得很奇怪,就去找虎爷爷。虎爷爷夸奖小山羊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不但孝敬自己的父母,也同样关心别人。你放心,我一定会查明真相的”。
虎爷爷经过一段时间地调查,发现獍叔叔竟然把自己的父亲吃了,就赶紧召开了森林大会。大会一致同意严惩獍叔叔,将獍叔叔绳之以法。虎爷爷还在大会上要求所有的成员向小山羊学习感恩自己父母的品质。
獍叔叔被虎爷爷关了起来,但他却不知悔改。直到现在,虎爷爷还没有把他放出来,所以我们就再也看不到獍叔叔了,大家都觉得獍叔叔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因为小山羊很孝顺,所以虎爷爷特别疼爱她,还经常让她坐到自己的背上,带她出去游玩。
后来,人们觉得“羔羊跪乳”的事件很感人,于是就把它记载到《增广文贤》里了,让更多的人去学习小山羊懂得感恩的品质。
“羔羊跪乳”这是一个成语,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比喻感恩父母之心。
文/图 宋燕